沉寂多年的“打假英雄”王海来了,前天到杭州。
还是那副酷酷的造型,短发,一副经典的墨镜,有点像香港导演王家卫,不过熟悉他的人说,墨镜换小了。
“打假英雄”王海来杭
这回,告的是可口可乐
临到起诉时,还没想好案由,现场翻目录定为“特殊类型的侵权纠纷”
昨天下午,他走进了文二西路世纪
联华超市,径直走到了饮料架上,摸起一听可口可乐和一听“红牛”就去收银台结了账,要好了小票,再去服务台开了两听饮料的发票,紧紧捏在手上。
14时,他大步迈进了这家世纪
联华斜对面的西湖区人民法院大门,这时,手上的“红牛”已经打开喝光了,而那听可口可乐还没动。
他走到受理大厅,清楚地告诉法院的工作人员:“我要起诉可口可乐。”说着,把一叠厚厚的复印材料排在了案桌上,还有那听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外包装没有标注咖啡因的具体含量,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和知情权……”他是有备而来的。
工作人员看了他几眼,立刻拿出一些单子,按照程序,他需要填上自己的信息,诉状、回执单,还有证据的清单,这些他都早有准备,除了要填表格外,他还拿出了三页长的诉状书,以及一些有关可口可乐咖啡因的报道资料,当然还有刚刚开出来的饮料发票。
只是在填写案由一项,他和工作人员都有些为难,“这个事,我在来之前也考虑过,找不好合适的案由。”王海说,他决定到了法院现场再定。还好,工作人员有一本案由目录,他从上到下一条条对,翻了好几页,终于决定用“特殊类型的侵权纠纷。”“就这个吧,这个比较靠得上。”工作人员点点头。
20分钟后,王海出来,手上还拿着可口可乐和那听“红牛”,闻讯而来的记者围住了他。
记者:怎么想到告可口可乐?
王海:早在春节时,亲朋好友聚餐,我儿子和几个小孩就喊着要喝可乐,我怀疑可乐中的咖啡因可能导致小孩饮用上瘾,随后去查了《化工辞典》。上面果然说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对大脑皮层具有选择性兴奋作用等等。
咖啡因是公认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和致瘾物质,成人每天摄入200毫克咖啡因就会导致咖啡因依赖,处于身体发育期间的儿童则更容易对咖啡因上瘾。英国的研究表明,儿童如果饮用过量含咖啡因的饮料,可能会出现胸痛、头痛、过度活跃等现象。与此同时,儿童由于咖啡因的依赖必然导致过多饮用可口可乐等饮料,这又必然摄入过多糖分,容易导致儿童肥胖。
从可口可乐中国官方网站我也了解到,一罐330毫升的可口可乐就含有约40毫克的咖啡因。那么,在可口可乐的包装上就应该标注这些含量,以及注明“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可是他们没有,损害了我国的消费者权益。
记者:你的诉讼请求是什么呢?
王海:让被告向我道歉,并在包装上标注添加剂的具体成分和含量,标注警示说明“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说明介绍过量饮用的危害结果。被告承担原告因参与诉讼产生的北京杭州往返差旅费6000元以及判令两被告(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世纪
联华)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
记者: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有很多瓶装厂,为什么选择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为什么选择世纪
联华?
王海:随机,就近。可口可乐总公司太遥远,勾不到。
找哪家瓶装厂都一样,刚好我在杭州有事,就告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它是第二被告。因为在世纪
联华买了可口可乐,那么超市作为第一被告,我觉得销售商有进货验收的义务。
记者:看你还拿着个红牛,干吗用?
王海:我发现同为咖啡因饮料的红牛饮料(250毫升装)明确标注了含有咖啡因50毫克,并且有警示说明:“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他们能标,可口可乐为什么不能标?而且据我所知,在美国销售的饮品标明咖啡因含量。
傍晚,记者从西湖法院了解到,法院已经对此案已经受理立案。
记者也从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得知,他们也是刚刚听说这个事,他们作为瓶装厂,一直是按照可口可乐公司的规定制作,现在他们将此事向上级公司反映,一切按照程序处理。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