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 侍郎
晒货+看晒货+DIY爱好者…… ... ... - 肤质
- 混合性
- 地区
- 山东
|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3:25 只看该作者
踏歌
君若天上云
侬似云中鸟
相随相依
映日浴风
君若湖中水
侬似水心花
相亲相恋
浴月弄影
人间缘何聚散
人间何有悲欢
但愿与君长相守
莫作昙花一现
上小学的时候曾经看过一场残疾人艺术团的专场演出,简陋的剧场,名不见经传的小剧团,整场演出枯燥乏味,让人昏昏欲睡。但是当几个绿衣女孩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所有人眼前一亮,当时跳的,就是 踏歌。那时候年纪还小,听不懂也看不懂,但是心里突然有一种朝圣的感觉,觉得她们很美,不是漂亮,而是美。歌美,舞也美。从那之后,就记住了几句那时候的我还听不懂的词,特别是“君若天上云 侬似云中鸟”还有“人间缘何聚散 人间何有悲欢 但愿与君长相守”后来也看过好多版的踏歌,很多都是专业舞蹈团的表演,一直到长大,才知道原来踏歌是一首轻快的曲子,勾描的乃是古代丽人携手游春的胜景,很多表演也确实用了许多踩踏的动作来表现这点。可是在我心里,总觉得当初那几个女孩的表演,虽然没有这些大幅度的动作,只是静静的,一举手,一投足,安安静静的,才更入人心。或许她们没有抓住踏歌的精髓,那样的小剧团,注定没有多高的专业水平,可是那几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娴静的女孩,才真正穿得起那身绿色的舞衣。整场舞蹈都给人安静的感觉,过后却得到经久不息的掌声。以至后来在春晚舞台上看到千手观音的时候,突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让我想起当初那场演出,长袖轻舒,静若花开。
网络上有许多版 踏歌,上边所贴的是我看过最接近以前那场演出的。
百度百科:踏歌
《踏歌》以民间形态、古典形态交融共同诠释了从汉代起就有记载的歌舞相合的民间自娱舞蹈形式。“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看不见,红霞影树鹧鸪鸣……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连唐人刘禹锡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诗情,面对“带香偎半笑,争窈窕”的南国佳人赋上一首《踏歌行》。
踏歌,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它的母题是民间的“达欢”意识,而古典舞《踏歌》虽准确无误地承袭了“民间”的风情,但其偏守仍为“古典”之气韵,那样一群“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的女子又如何于“陇上乐业”呢?《踏歌》旨在向观众勾描一幅古代俪人携手游春的踏青图,以久违的美景佳人意象体恤纷纷扰扰的现代众生。
踏歌,从民间到宫廷、从宫廷再踱回到民间,其舞蹈形式一直是踏地为节,边歌边舞,这也是自娱舞蹈的一个主要特征。舞蹈《踏歌》除了以各种踏足为主流步伐之外,还发展了一部分流动性极强的步伐。于整体的“顿”中呈现一瞬间的“流”,通过流与顿的对比,形成视觉上的反差。 例如,有一组起承转合较为复杂的动作小节,分别出现在第二遍唱词后的间律和第四遍唱词中,舞者拧腰向左,抛袖投足,笔直的袖锋呈“离弦箭”之势,就在“欲左”的当口,突发转体右行,待到袖子经上弧线往右坠时,身体又忽而至左,袖子横拉及左侧,“欲右”之势已不可挡,躯干连同双袖向右抛撒出去。就这样左右往返,若行云流水,似天马行空,而所有的动作又在一句“但愿与君长相守”的唱词中一气呵成,让观众于踏足的清新、俏丽中又品味出些许的温存、婉约,仿若“我”便是那君愿随这翩翩翠袖尔来尔往。
敛肩、含颏、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是《踏歌》所要求的基本体态。舞者在动作的流动中,通过左右摆和拧腰、松胯形成二维或三维空间上的“三道弯”体态,尽显少女之婀娜。松膝、倾胯的体态必然会使重心下降,加之顺拐蹉步的特定步伐,使得整个躯干呈现出“亲地”的势态来。这是剖析后的结论,但舞蹈《踏歌》从视觉感上讲并未曾见丝毫的“坠”感,此中缘由在于那非长非短、恰到好处的水袖。《踏歌》中的水袖对整体动作起到了“抑扬兼用、缓急相容”的作用,编导将汉代的“翘袖”,唐代的“抛袖”,宋代的“打袖”和清代的“搭袖”兼融并用,这种不拘一格、他为己用的创作观念,无疑成就了古典舞《踏歌》古拙、典雅而又活络、现代的双重性。
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美学观念,处处充盈于作品的举手投足间。汉魏之风浓郁的《踏歌》从舞台构图上尽显“诗化”的一面。如12位女子举袖搭肩斜排踏舞的场面,正是“舞婆娑,歌婉转,仿佛莺娇燕姹”。更为诗意的还在于作品处处渗透、蔓延出的情思,词曰:“君若天上云,侬似云中鸟,相随相依,映日浴风。君若湖中水,侬似水心花,相亲相怜,浴月弄影。人间缘何聚散,人间何有悲欢,但愿与君长相守,莫作昙花一现”(《踏歌》词)。在这声声柔媚万千的吴侬软语中,款款而至的才子佳人,不就是“踏青”最亮丽的一道景致吗?情,息息相通;诗,朗朗上口。
[ 本帖最后由 龙果果 于 2009-5-4 23:32 编辑 ]
本帖标签(TAG):
踏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