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的温情——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
看了所有余华的小说,最喜欢的就是这本。
《活着》太残酷,我比较喜欢余华对故事发展情节的把握,以及人物个性的出现。但这部小说,对于爱好悲情和高格调的小资肯定谈不上喜欢。我爱好悲剧,但却总难以隐忍,每个人的死都带着深刻的恐怖时代的刻痕。
《在细雨中呼喊》因为采用了诡怪的倒序插叙手法,因此更注重情节写法上的相呼应,这却淡化了故事本身的伤感氛围。使得本来很好贯穿小说的青春期的淡淡伤感却被淡化了。以至于我看完之后,发现中间过程中感觉到的那种震撼没了。
《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在残酷时代背景下徐徐发展,给人一种温情的感觉。这部小说就像余华自己说的,好久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最后定稿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在写一个卖血的故事。次次卖血,都有一个潜在的动因。 在余华调侃诙谐的写法中,许和老婆、儿子的故事看起来紧张而又有趣。
有一次卖血的原因是为了给自己的情人买补品,或许是为了欲望。但更多的是作者在调侃许这样的下层人的情感生活,许的动因也有着报复老婆出墙的意思。但我觉得这才是他们比较正常化的生活。许的其它几次卖血不是为了讨生活就是给儿子治病,即便这个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可是我一直觉得这个一乐就是他儿子,呵呵)。人在生活的重压下讨生活,这些是唯一而又快捷的来钱办法。
最后一次许卖血,却是为了回忆年轻。也许人老了,喜欢回忆。而用卖血这种方式来回忆,只有余华能赋予他的主人公。我最近也喜欢回忆,越是苦痛的时候约是记得清楚。忆到很多的朋友,很多原来看起来平凡又细微的事情,现在历历在目。这些故事写下来或许让自己不再那么健忘。苦难是记忆的清醒剂。
内容详情
内容详情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有着好奇心,责任心……生活成了他活下去的动力,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虽然卖血可以成为他生活的经济来源,但是他没有用卖血来维持,除非在非常无可奈何或者无助的时候,他才会想到用卖血来解决。
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琐事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比如每次卖血前喝足八碗水,这样身上的血就会多起来了,诸如此类的奇怪想法非常多。
作者个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节尤其精彩,许三观想吃猪肝,身边又没钱,他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是到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家具,在这时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他坐着,哭了。
小说的具体情节非常生活化,就像讲述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没有太多的写作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词汇,不过,在这个迷茫的时代,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一些什么,只要存在着感觉,就已经足够了!
[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心 于 2010-4-20 19:42 编辑 ]
-